科学家在阿尔茨海默患者中发现新的基因突变


阿尔茨海默氏病(Alzheimer’s disease,AD)是一种最常见的导致痴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。AD的主要病理学表现在于患者脑中出现老年斑(Senile plaques)和神经元内的神经纤维缠结(Neurofibrillary tangles,NFT)。其中,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为APP蛋白剪切形成的Aβ蛋白。

目前Aβ在脑中的异常沉积机制是AD病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。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晏日强教授团队克隆和鉴定了β-secretase(BACE1),并阐明了BACE1与与γ-secretase共同剪切APP产生Aβ的分子机制。同时发现了Reticulon 3(RTN3)与BACE1相互作用抑制其酶的活性,从而抑制Aβ的产生。但RTN3在AD中的人类遗传学证据一直未得到证实。

最近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精准分子医学研究所/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张灼华教授、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沈璐教授联合晏日强教授在中国人群154例早发AD和285例迟发型AD中发现了4个位点(c.-8G > T, c.17C > A, c.42C > T, 和 c.116C > T ),共6例RTN3的罕见变异。同时也证实了c.-8G > T变异影响RTN3表达,c.116C > T变异导致神经元中BACE1的轴突运输改变。这些发现首次从人类遗传学水平证实了RNT3变异可能参与AD的发生。文章发表在Hum Genet. 2018 Jan 22. doi: 10.1007/s00439-018-1868-1。

文章链接

 

做第一个评论的人

发表回复